湖南法治報訊(通訊員 李貝貝)“隔著千里地,沒跑一趟腿,毛調解員就把我的賠償款追回來了,這效率太讓人感動了!”近日,武陵源區(qū)人民法院老毛調解室收到一個來自河南的快遞,打開看到是一面繡著“為民辦事 全心全意”的錦旗,寄件人正是一個星期前通過網上立案解決糾紛的原告楊女士。
河南的楊女士訴稱,2023年2月,楊女士到武陵源旅游時,與程某因瑣事起爭執(zhí),程某一氣之下摔壞了楊女士價值8000 元的手機。經現場協(xié)商,程某承認過錯,愿賠償5000元,楊女士想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,便同意了。可約定的付款日到了,程某卻以“手頭緊”為由推脫,說“等掙到錢就還”。此后一年里,楊女士多次打電話催討,程某嘴上連連應承,卻始終沒兌現承諾。遠在河南的楊女士便向武陵源區(qū)人民法院提起訴訟。
調解員老毛拿到案件后發(fā)現楊女士身在河南,“得讓群眾少跑腿,還得把事辦妥。”老毛當即決定采用跨區(qū)域線上調解。他先通過電話聯系上程某,耐心講法律、擺道理:“損壞他人財物照價賠償是法定義務,拖著不還不僅傷和氣,還可能影響個人信用。”起初程某仍找借口,老毛便結合類似案例分析后果,經過溝通,程某終于認識到錯誤,主動將賠償款轉到了楊女士的賬戶。收到錢的那一刻,楊女士又驚又喜:“本以為跨省維權會很麻煩,都沒指望拿到錢了,沒想到才用了一個星期,連法院的門都沒進,省了路費不說,更不用耽誤工作,太感謝武陵源法院了!”
捧著這面跨越千里的錦旗,老毛摩挲著鮮紅的綢緞說:“群眾的認可是最高褒獎。咱們法院就是要讓老百姓感受到,無論隔多遠,公平正義都能及時送達?!?/p>
這面從河南寄來的錦旗,不僅是對老毛調解工作的肯定,更映照出武陵源區(qū)人民法院堅持司法為民、深化多元解紛,在維護群眾權益、保障社會穩(wěn)定、助力經濟高質量發(fā)展中彰顯的擔當作為與獲得的司法公信力。 —— 用高效便捷的司法服務,讓群眾少跑腿、好辦事、不添堵,讓司法溫暖跨越山海,直抵人心。
責編:王輝
一審:曾金春
二審:伏志勇
三審:萬朝暉
來源:湖南法治報